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汗證傷寒論辯證汗證的辨證論治3

汗證傷寒論辯證汗證的辨證論治3

四、汗證的辨證論治  辨證論治
  一、證候辨別
  1.辨生理性汗出與病理性汗出因環境及活動因素而致的多汗,不屑病態,若單純頭部出汗也不屬病態。 《幼科發揮。諸汗》說:「心屬火,頭汗者炎上之像也,故頭汗者乃清陽發越之像也,不必治之。」一般說來,病態出汗,除頭部多汗外,胸背、四肢甚至全身皆有汗,且比正常要多.在疾病過程中,若出現汗證,此時應按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所說:「謹守病機,各司其屬,有者求之,無者求之”,不能局限於汗出過多一證上。
  2.辨陰虛陽虛醒時多汗,多屬陽虛、表虛;寐則汗出,寤則汗止,多屬陰虛、裡熱。但小兒汗證往往自汗盜汗並見,故不可拘泥於自汗屬陽虛,盜汗屬陰虛之說。 《景岳全書.雜證謨.汗論》指出:「自汗亦有陰虛,盜汗也多陽虛。」辨治之法,「但察其有火無火,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。
二、治療原則
  治療汗證,以治本為主,治標為輔。所謂治本即本其表裡、氣血、臟腑、陰陽而治之。所謂治標,是指斂汗止汗而言。臨證總以辨證為要,審因論治,則不止汗而汗自止。李中梓在《醫宗必讀.汗》中說:「肺虛者固其皮毛,脾虛者壯其中氣,心虛者益其血脈,肝虛者禁其疏洩,腎虛者助其封鎖。」皆虛者補之意,陰虛火旺及脾胃積熱之汗證不在此例。
三、分證論治
  1.衛表不固
  證候表現自汗為主,時時汗出,以頭部及胸背部為多,動則尤著,神疲乏力,面色少華,平素易感冒。舌質偏淡,苔薄白,脈細弱。
  辨證要點本證多見於先天不足、後天失調及病後體質虛弱的小兒,以肺衛氣虛證候為主.由於肺氣虛則衛氣亦弱,衛外不固,腠理疏鬆,津液外洩。反覆出汗導致氣虛加重,汗出更不能收。
  治法主方益氣固表,斂汗止汗。玉屏風散合牡蠣散。
  方藥運用常用藥:黃耆、防風、白朮、生牡蠣、浮小麥、麻黃根等。脾胃虛弱,納呆便溏者,加櫓豆衣、山藥、扁豆、砂仁;心陽虛者加桂枝、人參、五味子;腎陽虛者加附片、鹿角膠、枸杞子等。
  本證若兼相面色萎黃,納少便溏,肢末不溫者,可由黃耆建中湯;面色咣白,氣血不足,心悸膚冷,舌淡苔潤,脈弱者,宜參附龍白東加浮小麥。由於表虛衛外不固之小兒,極易感冒,此時固表則礙邪,解表則耗正,可用柴胡桂枝湯和解表裡,若新感初著表證明顯者,又當解表為先,但切勿表散太過。
 2.營衛不和
  證候表現自汗為主,汗出遍身,或惡風.不發熱,或伴有低熱,精神倦怠,胃納欠佳,舌淡紅,苔薄白,脈細緩。
  辨證要點本證所見系衛陽不足,營陰外洩之證候,多見於病後邪雖祛而正氣未復,
  營衛失和,衛氣不能外固,營陰不能內守,津液不能固攝而迫津外洩引起自汗。
  治法主方調和營衛。黃耆桂枝五物湯加味。
  方藥運用常用藥:桂枝、白芍、黃耆、浮小麥、煅牡蠣、炙甘草、生薑、大棗等。若精神倦怠,胃納不振,面色少華者可加山藥、太子參、生山楂等;若表證未解,兼有汗出惡風者,可用桂枝湯;若表證已解,裡熱未清者,可加黃芩、知母.
3.氣陰不足
  證候表現以盜汗為主,汗出較多,神萎不振,形體消瘦,或低熱,口乾,唇紅,舌質嫩紅,苔少,脈細弱。
  辨證要點本證多見於熱病後氣陰受損,或素體氣陰兩虛者,由於臟腑失養,陰陽失衡,病位在心肺。因心主血屬營,肺主氣屬衛,氣虛不能斂陰,營陰難以自守,血虛不能養心,心液失藏而汗出,故既有氣虛諸證,又兼陰虛諸證。
  治法主方益氣養陰。黃耆生脈飲加味。
  方藥運用常用藥: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、生黃耆等。心陰虛者重用柏子仁、生地;腎陰虛者加熟地、龜版、黑大豆;肝陰虛者加白芍、烏梅、炒棗仁、生牡蠣;肺陰虛者加地骨皮、百合;睥陰虛者加玉竹、山藥等。若氣虛不甚者方中人參可用黨參、太子參;若兼有陰虛者則用北沙參,重者用西洋參。
  本證若見陰虛偏甚,潮熱心煩,手足心熱,睡臥不寧,舌質紅絳少津,可合秦艽鱉甲湯;若氣血虛虧,心失所養,面色不華,口唇爪甲淡無華,心悸怔忡,可合歸脾湯加龍骨、牡蠣、浮小麥等。
4.陰虛火旺
  證候表現盜汗為主,頭身汗出較多,甚則淋漓不止,形體消瘦,口渴顴紅,煩躁易怒,夜寐不寧,唇燥口乾,便秘尿赤,舌尖紅起刺,苔光或剝,脈數。
  辨證要點本證多見於素體陰虛之小兒,或熱病後陰傷,鬱熱未盡而盜汗淋漓。病機特徵為營陰不足,心火上炎,或腎陰虛損,虛火內擾,故有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諸證。
  治法主方滋陰降火。當歸六黃湯加減.
  方藥運用常用藥:當歸、生黃耆、生地、熟地、黃芩、黃連、黃柏等。食慾不振者加生穀芽、砂仁、生山楂;自汗者加白術、防風;苔厚膩者去生地、熟地,加陳皮、茯苓、澤瀉。
  本證若但見陰虛火旺而濕熱內阻者,可用大補陰丸加減,也可用知柏地黃丸;肺腎陰虛者可用麥味地黃丸;潮熱盜汗者,可用秦艽鱉甲湯。此外,肝經濕熱阻鬱者,也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之。
 5.脾胃積熱.
  證候表現自汗盜汗並見,頭額心胸四肢多汗,病程較短,面色黃,頰紅,口臭納呆,腹脹腹痛,或肚腹脹大,大便或秘或瀉,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,小便或黃或如米泔,睡臥不寧,骱齒易驚,或夜間潮熱,苔黃膩較厚,脈滑。
  辨證要點本證為汗證中之屬實者,常因食滯化熱,濕熱蘊蒸所致.小兒脾胃虛弱,飲食不知自節,若恣食肥甘厚味,。積滯不化,鬱而生熱,積熱蒸騰,迫津外洩則汗出不已。
治法主方清熱導滯,理脾消積。曲
吃犀利士需要空腹嗎 犀利士是處方藥嗎 犀利士吃太多會怎樣 吃犀利士有後遺症嗎 犀利士10mg可以每天吃嗎 犀利士會傷身嗎 什麼人不能吃犀利士 犀利士可以撐多久 犀利士5mg多久吃一次 喝酒可以吃犀利士嗎 正常人可以吃犀利士嗎 犀利士可以跟威爾剛一起吃嗎 犀利士25mg可以每天吃嗎
麥枳術丸加味。
  方藥運用常用藥,焦神曲、炒麥芽、炒白術、炒枳實、生山楂、檳榔、炒萊菔子、雞內金、黃芩、黃連、銀柴胡等。熱盛者加龍膽草,低熱者加地骨皮;大便秘結者加大黃;食積濕阻苔白膩者,用保和丸加減。
  本證若有明顯食積中州者,症見入暮身熱,夜間盜汗,晨起熱退身涼,苔厚膩,口臭者,可用四逆散合保和丸或木香檳榔丸加減。若食滯化熱,肚腹灼熱,口中氣臭,夜間磨牙,舌苔黃膩者,可用保和丸合涼膈散消導洩熱,積消則熱平而汗止。
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